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一名华裔餐馆老板柯华耀因系统性违反联邦移民法与税务规定,面临最高五年监禁、25万美元罚款及可能被驱逐出境的重罚,这一案件引发对移民社区用工困境的广泛关注。
美国司法部2月7日公布的认罪协议显示,柯华耀自2019年经营餐馆期间,通过完全规避雇主身份核查义务、以现金支付薪资并逃避税务申报等方式,构建了一个涵盖非法雇佣、账外经济与跨国劳动力的地下用工网络。
调查人员发现,他不仅未要求员工填写法定的I-9工作资格验证表格,还为至少两名危地马拉籍男性与一名尼加拉瓜籍非法入境者提供免费食宿,并安排白色面包车每日接送员工往返于其住宅与餐馆之间。
尽管柯华耀本人为合法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但联邦重罪定罪将触发移民法自动驱逐条款,其绿卡身份可能在服刑后直接被撤销并进入遣返程序。
据移民研究中心数据,全美餐馆业约14%劳动力为无证移民,在特定族裔餐馆中比例可达30%。
这类“灰色用工”常伴随现金支付、混合居住与法规规避策略,而2017年《加强就业法案》实施后,移民局突检频次激增300%,电子核查系统E-Verify覆盖率提升至67%,使得传统违法模式风险剧增。柯华耀案中调查人员正是通过追踪员工通勤模式锁定违法证据,显示出执法手段的升级。
美中餐饮协会副主席陈明伟指出:"许多移民老板将提供食宿视为同胞互助,却不知已触碰法律红线。"
随着移民执法与税务稽查的协同加强,此类案件或将持续增加。
柯华耀的悲剧既是个体选择失误的苦果,也折射出少数族裔小企业在法律适应过程中的集体困境。当法槌最终落下时,受审的不仅是一个餐馆老板,更是整个移民经济体系的合规化转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