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高等法院陪审团本周裁定,星巴克需向外卖员迈克尔·加西亚(Michael Garcia)支付5000万美元赔偿金。
这起长达五年的诉讼起源于2020年2月发生在西亚当斯门店的一起严重事故。当时,两杯未妥善封盖的热茶在配送过程中洒出,导致加西亚会阴部三级烫伤。尽管经历了27次植皮手术,他仍遗留永久性损伤,并伴有性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法庭文件显示,星巴克曾在2023年提出300万美元的赔偿方案,并于2024年将金额提高至3000万美元,但拒绝接受加西亚提出的两项关键要求:一是向公众正式道歉,二是对所有门店的杯盖安全规范进行整改。
由于双方在和解条件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案件最终进入庭审程序。
判决作出后,星巴克发表声明称“不认可责任认定,并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公司表示将对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根据这起案件的医学记录显示,事故中洒出的热茶温度高达194华氏度(约90摄氏度),这导致加西亚大腿内侧40%的皮肤遭受深度烫伤。
由于受伤部位特殊,他的生殖器区域不得不接受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康复期长达18个月。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烧伤科专家在法庭上作证时指出,加西亚将终身面临疤痕挛缩引发的运动障碍,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这一案件不禁让人联想到1992年轰动一时的麦当劳咖啡烫伤案。
当年,79岁的斯特拉·利贝克(Stella Liebeck)在新墨西哥州一家麦当劳汽车餐厅被180华氏度(约82摄氏度)的热咖啡烫伤双腿。
案件最终裁定麦当劳支付16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并在经过调解后实际支付约64万美元。
两起案件都凸显了餐饮业热饮安全标准的长期争议。
尽管1997年美国餐饮协会制定的《热饮服务指南》建议饮品温度控制在158华氏度(约70摄氏度)以下,但星巴克内部规程仍允许部分茶饮温度高达194华氏度,远超行业建议标准。
这一长期未变的标准也为本次案件埋下了安全隐患。
目前,美国已有12个州立法要求餐饮企业对超过160华氏度(约71摄氏度)的热饮加贴高温警示标签。
这起判决可能进一步推动联邦层面的热饮安全标准修订。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已宣布启动行业安全评估,并有望促成全国范围内热饮安全法规的更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