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餐饮配送市场暗流涌动的竞争格局中,优步(Uber)近日向加州地方法院递交诉状,指控行业龙头DoorDash通过胁迫性条款限制商户选择自由。这场诉讼不仅揭示了外卖平台间白热化的技术博弈,更折射出餐饮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渠道控制困境。
根据诉状披露的核心争议,DoorDash被指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同时使用优食(Uuber Eats)白标配送服务的合作餐厅实施惩罚机制。
具体操作包括将商户在平台应用内的搜索排名降级、单方面提高服务佣金费率,甚至以彻底移除门店信息作为要挟。
优步法律团队提供的内部通讯记录显示,某连锁餐饮品牌高管曾抱怨"被迫在枪口下接受不平等条款"。
这种被称为"白标配送"的技术服务,允许餐厅通过自有网站或应用接收订单,再交由第三方平台完成配送。
相较于传统的外卖平台接单模式,能帮助商家建立直接客户关系,获取完整的消费行为数据。目前全美前100大连锁餐饮品牌中,超过90%已接入DoorDash的Drive On-Demand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争议焦点已超越简单的市场占有率争夺。
优食在诉状中强调,当餐厅同时接入多个白标服务商时,算法驱动的自动化竞价机制能使配送效率提升23%,平均每单成本下降1.2美元。
这种技术层面的竞争机制,恰恰被DoorDash的排他性条款所扼杀。
行业分析师指出,头部外卖平台正在从流量入口升级为数据中枢。
DoorDash的商户协议中包含数据共享条款,要求接入其白标系统的餐厅同步上传客户消费画像。
这种数据沉淀形成的竞争壁垒,使得后来者难以突破,目前DoorDash控制着美国52%的第三方配送市场,其白标服务的市占率更是高达68%。
尽管优食近年加速布局白标市场,先后与餐饮管理系统Toast、华馆(P.F. Chang's)等建立合作,但其市场渗透率仍落后DoorDash约20个百分点。
诉讼文件披露,至少有7家全国性连锁品牌因压力终止与优食的白标合作,转而接受DoorDash的独家条款。
针对优步的指控,DoorDash发言人回应称这是"失败者对市场规律的错误解读",并强调其技术服务"始终遵循公平竞争原则"。
反垄断法专家指出,本案的关键在于证明DoorDash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这需要审查其合同条款是否构成实质性的交易限制。